(资料图片)
“蓝领工资超白领”,近年来时不时成为新闻,受到广泛关注。
3月24日,潮新闻记者从杭州市技术工人薪酬分配指引工作推进暨经验分享会上获悉,在杭州不少企业,技高者多得已成为趋势,“以技提薪”使得很多蓝领收入快速提升,有的企业“蓝领”薪资超过了“白领”。
浙江恒逸集团是一家技术员工占比八成的制造业企业。随着企业一线职工业务技能的提升,过去一年,该集团一线职工月均收入增长了1000至2000元,而公司还实现了5%的人工降本,实现了职工收入与企业效益同步增长的双赢。
技高者多得。“多得”不仅体现在真金白银的收入上,更体现在打通技能人才成长的阶梯和赛道中。“不仅要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顾家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该企业推动“技能创富”,通过制定标准明确了横向管理职衔职位晋升与纵向职业技能的关系,为一线职工提供更多职业晋升渠道。
蓝领的内涵也在发生改变,技术含量变得更足,收入也更高。在贝达药业,占比四成的一线技术工人,拿到约占公司工资总额五成的薪资。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高级总监张中介绍,该公司重视人才资源,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技术工人薪酬待遇体系。
比如公司设有项目激励制度,在漫长的创新项目研发过程中,一旦达到获批临床、临床验证成功等关键节点,项目团队即可获得丰厚的奖励。“20-30人的团队一般可获得100万-200万元不等的奖励。”张中说,此外,公司五六百名可享受股权激励福利的员工中,一线技术工人占比就达到了35%,“股权激励很好联结了公司成长和员工个人收益,从而形成正向激励循环。”
“拼经济,拼到底,拼的是人才。”杭州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尤其在发力制造业的杭州,技能人才是企业发展最宝贵的资源,更是杭州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
去年,《杭州市技术工人薪酬分配指引》出台,并在全省首创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四家”(三方指政府方、职工方、企业方,四家指人社、工会、企业联合会、工商联)共同推动,帮助企业建立健全技术工人薪酬分配体系。
“政府搭台,给企业唱戏。”该负责人表示,要在全社会形成崇技尚能、能者多得的良好氛围,让技术工人享受到待遇和地位“双提升”,最终还得靠企业。
这一点,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人力资源专家陈学军深表赞同:“浙江要实现扩中提低改革,更需要企业来唱‘主角’。”他认为,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会深切体会到技术工人的重要性,因而倒逼企业去用心培养这一类人才,给予良好的技能成长与岗位晋升空间,从而形成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