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你家孩子近视了吗?据国家卫健委显示,2022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53.6%!我国青少年近视发病率已经高居世界第一!面对令人忧心的数据,最新消息,学生总体近视率将纳入政府绩效考核!
更让人担忧的是,目前我国近视眼的发病年龄越来越小,常常看到幼儿园4、5岁的孩子就成了“小眼镜”,初高中生近视率更是超过了8成。要说教育部、卫健委等多部门也一直在开展各种护眼行动,包括我们上学时就普及的眼保健操,学校定期进行视力检测等。2021年,教育部曾规定,中小学生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英国剑桥大学一项调查表明,儿童每周多在户外玩耍1小时,其近视风险将降低2%。
可事实是口号一直有,规定一直在,收效不明显。从监管角度来说,防控近视,板子由政府部门来接,没毛病。此次是将2018年首次提出时的 “拟纳入”变为了“将纳入”。从建议变成了实施,可以看出是要动真格了,各级政府也是时候重视起来了。
该如何考核?数据上,计划给出了明确目标,到2030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力争每年减低0.5个百分点,那么这是否会算在业绩考核范围之内?计划还明确,严禁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片面以学生成绩和升学率考核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对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连续三年下降的地方政府和学校依法依规予以问责。
可以看到监管的任务和考核目标是比较明确的,接下来在一些具体实施上还会不会有更清晰的考核?比如设定每天孩子的用眼时间?把利于防止近视的户外活动时间纳入硬指标?对绩效考核的相关奖惩是怎样的?这些都是工作计划出台后大家关心的点。
如今,儿童青少年近视率高发已经成了社会的共同难题,之所以将学生总体近视率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一方面表明了国家的重视态度,一方面,确实问题已经相当迫切。同样也是在向全社会传递一个信号,教育,必须打破 “以分为本”,走向健康科学的“以身为本”。
而近期,如食品安全、保就业等多项问题皆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都是老百姓关心的民生大事。民之所向、政之所行,同时也考验着各级政府的管理水平和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