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 消费 创业 汽车 商业 房产 互联网 纵横 聚焦 快讯 热点 手机版
滚动 >

【环球快播报】世界首例报道!整只左脚黑了,竟是因为这个操作……

来源:凤凰网 发布时间:2023-04-14 09:56:05

Case Reports in Pediatrics 报道了全球首例新生儿足跟采血后足部皮肤缺血性坏死的病例。

采血后,整只左脚缺血坏死

患儿男,胎龄 38 周,剖腹产,1min 和 5min Apgar 评分分别为 4 分和 9 分,出生后因左脚大面积皮肤坏死被收治入院。


(资料图片)

出生 3 小时后,为了测量患儿血糖,医生在未加压足跟或足部的情况下,用柳叶刀刺破婴儿脚后跟取了一滴血。

30 分钟后,患儿的整只左脚出现了严重的出血性皮肤反应。受影响的区域最初界限清楚,颜色均匀紫色,数小时内出现肿胀和红斑。

病情在一天时间内迅速发展,患儿的整只左脚发青,直至腹股沟处出现肿胀;4 天后,皮损发展为中央域暗红灰色,外围呈黄白色,周围环绕红斑;6 天后,中央区域发展为黑色,外围呈黄色。

患儿整个左脚出现出血性皮肤反应和皮肤坏死

图源:参考资料 3

患儿的实验室检查和超声检查均正常。分娩过程中出现的皮肤淤伤和坏死归因于产伤,并非造成该病变的原因,因为婴儿出生时左脚没有出血性皮肤反应。

经过询问,患儿的母亲、兄弟姐妹或其他家庭成员均没有脐插管和肠胃外药物给药史,也没有高血压、糖尿病、肾脏疾病、红斑狼疮、血栓或出血倾向。在整个怀孕期间的药物使用仅限于常规产前药物,父母没有近亲关系。

在连续 3 周每天用局部莫匹罗星和聚维酮碘溶液治疗后,患儿的病变逐渐缩小直至完全消退。论文发表时患儿已 9 个月大,身体健康。

这是首例被报道的新生儿足跟采血足部皮肤缺血坏死病例,截至目前未有相似病例报道。

病因不明,或是 Nicolau 综合征

由于患儿家属拒绝活检,因而病变的真正原因无法明确。

分娩过程中患儿曾出现皮肤坏死,可能是遗传性血栓出现的征兆。然而,患儿的并没有红斑狼疮家族史,也没有血栓形成或出血倾向,并且凝血检查结果在正常范围内。

患儿的病变提示可能存在皮肤血管损伤,医生认为患儿可能属于 Nicolau 综合征(NS)。NS 的临床表现为青斑样皮炎,常发生在肌内注射后,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此前曾报道过出生体重极低的婴儿肌肉注射维生素 K / 维生素 K1 后发生 NS 的病例 [1,2]。尽管该患儿并没有药物注射史,但医生推测,病变可能与足跟采血造成的创伤有关。

专家点评:实属罕见,但无需恐慌

丁香园邀请到 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新生儿科副主任医师 乔木,对该病例做点评:

糖代谢异常是新生儿期常见疾病,可导致不可逆的不良预后,甚至死亡。持续一段时间的严重低血糖可造成不同程度的脑损伤,而高血糖可增加死亡和脑室内出血的风险,且与早产儿视网膜病也有一定相关性。因此新生儿生后血糖监测成为新生儿常规监测项目之一, 在我国也是全民开展。

但新生儿足跟采血后足部皮肤缺血性坏死的情况确实非常罕见,本例报道尚属全球首例。

从本病例分析,考虑患儿出现此种情况可能与患儿患有新生儿 Nicolau 综合征有关,但因患儿家属拒绝活检,因而无法确诊。Nicolau 综合征是某些药物局部注射后出现的少见坏死性皮肤反应,1925 年首次报道,其后依次有一些药物导致本病的报道,之前曾有胎龄 24+6 周的早产儿维生素 K1 肌内注射引起 Nicolau 综合征的报道,患儿皮损形式与本病例报道类似,皮损经治疗逐渐恢复,未留有后遗症 [1,2]。但类似本例患儿这种没有药物注射史,仅与足跟采血创伤相关的尚属首例。

新生儿由于自主配合依从性差、血管纤细,相比成人采血成功率低、并发症发生率更高, 因此末梢血采集在儿科临床工作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这例病例属于罕见病,罕见病对于我们是可以开阔眼界的,但对普通大众参考意义不大,大家不需要因为这个病例而引起恐慌,恐惧新生儿采血。

当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也期待对于新生儿宝宝来说更加新型优质的无创血糖监测方法的早日诞生。

策划:yuu. | 监制:gyouza

关键词:
责任编辑:FG003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所有文章、评论、信息、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Copyright 2013-2020  高陵经济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005723号-14
 

营业执照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qq.com     glxc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