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 消费 创业 汽车 商业 房产 互联网 纵横 聚焦 快讯 热点 手机版
综合 >

全球热点![南美侨报]巡天守护三十年:“生命之塔”助中国航天行稳致远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2-10-01 15:26:53

题:巡天守护三十年:“生命之塔”助中国航天行稳致远

作者 杨英琦

2022年9月21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已三十周年。历经上万个日夜和数百次试验,中国航天员的“生命之塔”——火箭逃逸救生系统,参与了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四号的全部发射任务。


(相关资料图)

逃逸救生系统固体发动机具有瞬间产生巨大推力的特点,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就会立即点火工作,第一时间帮助航天员脱离险境,被誉为航天员的“生命之塔”。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四院(以下简称:航天科技四院)承担了逃逸救生系统固体发动机的研制任务。在当年设备条件非常有限的情况下,航天科技四院的机加工人历时一年,用镗床、铣床一刀一刀“抠”出一套产品。1995年4月19日,逃逸救生系统的主逃逸发动机,第一次矗立在秦岭深处的试车台上。

然而,点火后不到1秒钟,高燃速火焰瞬间将前置喷管的弯管部分全部烧穿。试车遇到的挫折并未让研制团队气馁,他们重新“起航”,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关。1995年8月31日,改进后的发动机成功通过了地面热试车的考核。

逃逸救生系统固体发动机副总设计师李洞春告诉记者,逃逸救生系统要在火箭发射有意外发生时,确保航天员瞬间逃生、安全返回。如无意外,火箭发射120秒后它必须准确脱离箭体,为后续飞行创造条件。“因肩负双重使命,无论火箭发射成功与否,逃逸救生系统都必须成功,不能失败。”

“我们的工作事关航天员的生命,要慎重再慎重……”如此想法成了李洞春的“执念”。他表示,在载人航天发射任务中,逃逸救生系统是可靠性要求最高的分系统,哪怕有一丁点问题都坚决不能使用。

2021年10月16日,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搭载着神舟十三号,护送三位航天员飞向中国空间站核心舱。试验大厅一角,第五次参加载人航天发射任务的李洞春默默注视着大屏,当听到“逃逸塔成功分离”口令后,他才深深地舒了口气。

“航二代”陈红斌1996年调入载人航天逃逸救生系统固体发动机研制团队,从事发动机壳体设计工作。“我父亲陈立学是逃逸救生系统固体发动机第一任总设计师,他沉稳细致、‘苛刻’对待所有隐患的工作态度,使我一开始就知晓这份职业的压力与责任。”

据介绍,目前团队正在开展新一代逃逸救生系统固体发动机的方案论证和技术攻关工作。“新一代逃逸救生系统固体发动机将为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提供更加可靠、更加灵活、更加先进的逃逸方案。”李洞春说。(完)

责任编辑:边峰

责任编辑:FG003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所有文章、评论、信息、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Copyright 2013-2020  高陵经济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005723号-14
 

营业执照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qq.com     glxc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