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 消费 创业 汽车 商业 房产 互联网 纵横 聚焦 快讯 热点 手机版
聚焦 >

中性粒细胞偏低的原因有哪些?中性粒细胞偏低有什么危害?

来源:北流生活 发布时间:2023-05-23 10:12:34

中性粒细胞有吞噬、杀菌的功能,是体内防御细菌感染的屏障,出现中性粒细胞偏低的原因如下:

1、病毒感染:部分病毒感染可以引起中性粒细胞偏低,相反,淋巴细胞的比率增高,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主要表现是淋巴细胞系统的增高,但是中性粒细胞偏低;

2、血液系统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以及粒细胞减少性白血病,也会引起中性粒细胞的偏低;

3、药物影响:部分抗血小板、抗肿瘤的药物,也会引起中性粒细胞偏低。

中性粒细胞偏低有什么危害

通常情况下,体内中性粒细胞偏低,容易引起免疫力下降,从而发生反复感染,可表现为乏力、发热、腹泻、咳嗽、皮肤瘙痒等症状。中性粒细胞是血液中白细胞的一种,主要作用为帮助人体抵抗细菌等病原体,为人体抵抗病原体的一道防线,当体内中性粒细胞含量低于正常值时,可能会因为无法及时清除病原体而出现上述感染症状。

另外,中性粒细胞还具有清除体内衰老红细胞、抗原-抗体复合物的作用,中性粒细胞偏低,容易影响机体代谢,从而危害身体健康。

针对上述情况,一般可通过清除体内致病菌,使中性粒细胞数量逐渐恢复正常,可通过血培养进行确诊,使用敏感药物进行治疗。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氟氯西林钠等青霉素制剂治疗。

责任编辑:FG003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所有文章、评论、信息、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Copyright 2013-2020  高陵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16840号-34
 

营业执照
 

联系邮箱:920 891 263@qq.com     glxc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