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 消费 创业 汽车 商业 房产 互联网 纵横 聚焦 快讯 热点 手机版
热点 >

种粮大户黄姐的春耕新变

来源:央广网 发布时间:2023-05-11 11:12:03

立夏时节,万物繁茂。在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万宝镇石塘村,种粮大户黄喜姣承包的300多亩双季稻种植基地里,秧苗正准备填补水田里最后的空白区域。

在这抢抓农时的季节,53岁的黄喜姣看着日益拉长的白天,也还是忍不住地着急。“叫我黄姐就好了,我就是个急性子。”早上6点钟,黄姐便急着起床,拨通了电话,“40个人,都接到了吧?”听到电话里传来肯定的答复,黄姐舒了一口气,有条不紊地开始洗漱、准备早餐。


(资料图片)

“是从涟源接过来的农户,今天过来帮忙插秧。”嘴上说着话,但双手也没慢下分毫。石塘村接近娄底市区,劳动力务工方便,在这农忙时节,黄姐只能租一辆班车,从涟源接人帮忙插秧。

班车接送、跋涉40公里,只为了种田,这样的春耕变化,在黄姐这里却不算新鲜事。

迎着东升的日头,记者跟着黄姐的脚步,走上田间地头,去探寻更多的春耕新变。

离城市、下田间

农村天地更宽广

说起黄姐种田的新鲜事,在石塘村村民看来,黄姐种田,本身就是件新鲜事。

“确实是件新鲜事。”黄姐接过话茬,聊起了自己种田的故事。

“我出生在娄星区的农村,在农村里长大,但在我们那个时代里,拥有一个城镇户口,是不少年轻人向往的事。”对于年轻时候的黄姐来说,这也是自己的向往。

16岁,黄喜姣初中毕业参加工作,进入了一家国企从事电工工作,由此解决了城镇户口。30多年工作,黄喜姣也成了“黄姐”。“但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进了城,却又想着回农村。”

节假日虽有回乡的机会,但对于黄姐思念的心,只能说是杯水车薪。2018年,事情迎来转机。

黄姐(右)正接受央广网记者采访(央广网发 周玲 摄)

“我那时候已经退到二线,有朋友邀请我去农村创业,我二话没说就答应了。”谈起回农村的机会,黄姐一如当年般激动。

2018年,黄姐拿出自己省吃俭用一辈子的积蓄,离开繁华的城市,来到涟源的农村,开启了种养产业。“流转了1000多亩土地种水稻,种了400多亩玉米、大豆,还养了100多头牛……”

黄姐掰着指头算着自己初次创业打下的“江山”,半开玩笑地说:“当时,还有人笑我,说端了这么多年的‘铁饭碗’,‘泥碗’还能不能端稳哦。”

时间无言,却能证明一切。一颗牵挂着乡村的心,只有勇于付出,这片多情的大地,从来不会吝惜她的回报。黄姐在涟源的产业,每年产值有200万元左右。

黄姐种田的新鲜事,还远不止于此。

黄姐在石塘村的稻田进入插秧的最后阶段(央广网记者 李芳森 摄)

2021年,娄星区农业农村局的相关负责人听说了黄姐这位优秀老乡的故事后,来到涟源向黄姐抛出橄榄枝,开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没想到当了‘泥腿子’,居然身价见涨,这么受欢迎。”看到有为家乡作贡献的机会,也看到涟源产业的日益稳定,黄姐便决定回到娄星区,在石塘村流转了300多亩土地后,重新开始。

黄姐重新开始的生活,也给了不少村民开启新生活的契机。

包接送、去种田

闲散劳力就业活

6时,班车的鸣笛划破了农村清晨的宁静。在娄底涟源,年过半百的李均华正站在路边等待。

“种了几十年田,没想到快‘退休’的年纪,居然过上了坐着班车‘上下班’的生活。”李均华家离工作地石塘村最远,每天自然是这辆“插秧专列”的第一位乘客。

李均华上车后,找了个单人座,伸展了下身体,准备睡个“回笼觉”。40公里的车程,沿途还要接上40位村民,足够睡个好觉。

“吱吱吱……”开门声的每次响起,便表示有村民上车。等座位坐满,乘客也都到齐,班车便朝着目的地径直驶去,不再停靠。

“现在的日子还是好,虽然还是‘泥腿子’,但多的是人请做事。”人多了,话题自然也多了起来。李均华也睁开双眼,忍不住插话:“一天100元工资,不但包饭,还有‘专车’接送,我是心满意足了。”

年龄和农活虽让李均华的腰有点弯曲,但逐渐充实的腰包,也在此时支撑起他的腰杆。

接送村民的班车(央广网记者 李芳森 摄)

一路欢笑,到达石塘村时,便扩散到整片田野。黄姐此时提着鼓鼓囊囊的袋子,也迎了出来。“大家吃早饭了没啊,今天任务重,饿着肚子可不行。”黄姐一面招呼,一面从口袋里掏出面包、饼干等食品。

“吃了吃了,黄姐不用这么客气。”众人忙忙摆手。“那就在口袋里揣上点,饿了就吃。”面对推辞,黄姐不由分说地往他们口袋里塞。“你包车接送我们,每天都要出车费,已经花得不少了。”听到这话,黄姐又忍不住急了起来,“你们是我请来的,我还要感谢你们肯帮忙”。

人工插秧(央广网记者 李芳森 摄)

“人工插秧,一株一株,还是精细,我更放心。”看着水田里逐渐布满的秧苗,黄姐觉得安心。“我之前想着能给村里的闲散劳力多一份增收的渠道,但没想到石塘村请人不容易,我就只能先让涟源的老乡帮我种完在那里承包的稻田后再过来。”

黄姐不知道的是,不仅是石塘村,万宝镇的劳动力,都有工作机会。

万宝镇毗邻娄底市区,10公里以内的车程,便于村民进城工作。

而且近年来,万宝镇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总目标,从“技术、资金、人力”多方面支持,推动农业产业科学化、规模化、产业化,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依托院校企地合作机制、科技特派员下乡制度,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大力发展黄桃、阳光玫瑰、黄金贡柚等精品水果,在石塘、槐柳等村探索智慧菜园、智慧果园,带动全镇农业产业焕发新机。

同时,该镇发挥产业项目资金撬动作用,健全完善龙头企业同脱贫户的利益联结机制,2022年共为村集体经济增收28.4万元,仅脱贫人口便有200余名在家门口工作,农民腰包更鼓。

下牌桌、上灶台

劳动致富成风尚

对于家住石塘村的李姐来说,这两年的生活变化不小。

“以前每天就是打牌,好像长在了牌桌上。”谈及以前的生活,李姐觉得难为情。“我就不说名字了,你就叫我李姐吧。”

李姐的改变,来自黄姐来村里的2021年。

“我来石塘村,那是在2021年11月,当时流转了土地后,却发现招不到工,可把我急坏了。”虽时隔年余,黄姐还是记得当时的焦急。

直到那天,黄姐路过村里的小卖部,看到几桌人在打牌。“李姐虽然不年轻,但在一群老人家里,特别显眼。”在黄姐看来,李姐的年龄比自己还小,还是做事的好年纪,便起了劝说的念头。

一打听,黄姐发现,李姐不好劝。“李姐家里条件好,丈夫在建筑行业,一天工资400多元,儿子和媳妇工资也高。”想着自己只能开出每天100元的工资,黄姐决定另辟蹊径。

“我去了李姐家里,和她说,家里条件虽然好,但还是要想着家里人在外面挣钱都不容易,作为家庭的一分子,也应该做点事,为整个家庭减轻负担,不能拖孩子们的后腿。”黄姐没想到的是,李姐立即就答应了下来。“李姐还帮我动员了几个喜欢打牌的家庭妇女,一起来做事。”

春耕景象(央广网记者 李芳森 摄)

从今年春耕开始,石塘村的牌桌上少了几个牌搭子,黄姐的稻田里,多了几道忙碌的身影。李姐的工作,便是给在田间劳作的老乡们做上一顿美味可口的饭菜,每天的活动地点也从牌桌转移到灶台。

“忙完一天后,睡觉都香。自己双手挣的钱,花得也更有底气。”李姐本是过来做饭,但在工作之余,看到哪里需要人手,也主动去帮忙。

更让黄姐感动的,那是在农忙时候,只要丈夫在家,李姐都会叫上丈夫过来帮忙。“一天100元,也干。”工资虽不足在建筑行业的四分之一,但出的力却从未减少。

村民挑着秧苗从田埂上走过(央广网记者 李芳森 摄)

18时,太阳西落,黄姐扯开了嗓门,招呼着老乡们收工。早上的那一包零食,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已经添满,又一个个地塞进老乡们的口袋。

车门打开,乘客坐下,“插秧专列”启动,宣告着一天工作的结束。

等到明日,又是栽种希望的一天。

关键词:
责任编辑:FG003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所有文章、评论、信息、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Copyright 2013-2020  高陵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16840号-34
 

营业执照
 

联系邮箱:920 891 263@qq.com     glxc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