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 消费 创业 汽车 商业 房产 互联网 纵横 聚焦 快讯 热点 手机版
旅游 >

让更多文物上“线”入“云”、破“屏”出“圈”— —省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专题调研小记

来源:各界新闻网-各界导报 发布时间:2023-05-05 10:38:39

□ 记者 刘凡銆


【资料图】

文物是历史的见证,是不可再生的珍贵文化资源。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数字科技的迅猛发展为保护文物拓展了新空间,让文物珍品普惠普及,历史诗意可观可感。4月21日,省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专家学者成立调研组,在西安开展文化产业专题调研,深入探索新时代我省文物数字互联新路径,感受新时代文物事业发展新气象。

《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于1350年创作的纸本水墨画,描绘了浙江富春山两岸初秋景色,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后因被火焚烧而分成两段。近日,省政协常委、陕西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教授吴晓军带领科研团队运用AI技术,首次完整复原了《富春山居图》。

“除此之外,团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我国古代名画倪瓒的《秋亭嘉树图轴》、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等进行了风格学习,生成了与原画风格类似画作,并且已经完成了《千里江山图》蔡京题跋的补全。”吴晓军说,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助力书法和绘画作品的活化利用,在文物的数字化修复中发挥更好作用。

当日,调研组实地考察了“民歌智能计算与服务技术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依托陕西师范大学建设,是陕西首个、西部首批获批的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调研组详细了解该实验室在AI文化和旅游应用场景研究中取得的成果后,充分肯定了该实验室在探索文化资源活化利用、文物保护与科技融合等方面的工作成绩。

“数字化是提升文物保护利用水平的重要基础手段之一,现代科技手段使文物得以‘重生’,助力中华文明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省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作委员会委员、陕西旅游集团公司副总经理王汉琳说,历史文化遗产在长久的岁月中也许会受损,但利用数字化方式将其记录、修复,可以让历史有温度、可触摸,中华文明的精髓将会不断传承。

“文物不仅是重要的文物资源,也是极为丰富的旅游资源。要想将这种价值充分展现出来,与旅游业合作是最好的方式。”王汉琳建议,立足文物和旅游发展内在要求,深入挖掘和阐述文物资源中蕴含的优秀传统和精神价值,把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融入旅游经济发展,将文物资源打造成特色旅游产品,依托文物资源、突出文化元素,发展研学旅游、展演旅游等新型文物旅游业态。

调研组在西北工业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西安元智系统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西安潮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通过实地参观和座谈交流等方式,深入了解现代科技在文物保护中的运用情况,并就如何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出了意见建议。

西北工业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成立于2017年,由西北工业大学和陕西省文物局共建,今年1月,西北工业大学考古探测与文物保护技术实验室获批“科技考古与文物保护交叉学科领域首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目前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3项、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创新工程项目1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课题1项、国家自科基金8项、国家社科基金7项,牵头实施陕西省创新链与产业链“两链融合”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科学创新重点专项,拥有“国家文物局可移动文物修复资质”“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资质”2项国家资质。

“文物的保护修复不仅是为了当代,也是为了后代。”参观西北工业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的文物标本展厅后,省政协委员、陕西正念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崔娜说,以科技赋能文物修复,能够最大限度地延缓文物消逝的过程,显著延续文物寿命,拓展保护传承的广度与深度,让后人有机会探寻、感知文物原本的文化风貌,进而使文物故事流传下来。

崔娜建议,开展以文物保护为主题的研学教育项目,通过让群众体验不同门类文物的修复过程,了解文物修复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感受文物修复的乐趣和意义。搭建网络交流互动平台,讲述历史知识和文物故事,让群众了解考古进展与研究成果,架起考古与群众之间的“桥梁”,让大家更好触摸过往、感知历史。

“最好的保护就是成为日常所需。”省文旅厅原二级巡视员董汉青建议,借助数字技术,推动更多文物资源上“线”入“云”,破“屏”出“圈”,营造更多互动新场景,讲述更多文物新故事,在尊重历史和文物的基础上,让文物找到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结合点,变幻成更多鲜活的姿态,融入人们可感、可知、可参与的日常生活中,使文物更好地服务人民,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关键词:
责任编辑:FG003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所有文章、评论、信息、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Copyright 2013-2020  高陵经济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005723号-14
 

营业执照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qq.com     glxc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