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的流通手段是什么
货币流通手段就是指货币在商品流通过程中当做交换媒介发挥效果,达到商品价值的功能,流通手段一定要现实的货币而并非观念里的货币,这需要持有人改变,流通手段可以选择货币代用品,不一定一定要金属货币,所以流通手段只是单纯的媒体,可以多种多样,但没有排他性。
流通手段就是指货币在商品流通过程中起媒体作用中所起到的职责。流通手段的职责是货币当做商品交换的媒体,即购买手段的职责。其主要特征是在买卖交易中,商品的转让和货币的转让在同一时间内进行,通俗地说成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因此,从价值运动的角度看,货币实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在同一时间内,价值的运动是双向性。即卖方在获得价值的过程中出让实用价值,买方在转让价值的同时获得实用价值。
货币流通是通过商品流通所引起的,并没有商品流通服务,商品流通是货币流通的基础。货币当做流通手段,不可能是观念里的货币,而一定要实在的货币。
怎么判断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
可以通过两者的区别来判断。
一、概念不同:
1、流通手段:
亦称“购买手段”。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在商品流通中充当交换媒介借以实现商品价值的职能。
2、支付手段:
是指货币用于清偿债务、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的职能。这一职能是为适应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
二、产生的背景不同:
1、流通手段:
是在货币出现以后,货币成了商品交换的媒介。
2、支付手段:
是随着赊帐买卖的产生而出现的,在赊销和赊购中,货币被用来支付债务的。
下一篇: 最后一页
所有文章、评论、信息、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Copyright 2013-2020 高陵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16840号-34
联系邮箱:920 891 263@qq.com glxc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