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 消费 创业 汽车 商业 房产 互联网 纵横 聚焦 快讯 热点 手机版
美食 >

息县法院:踏上调解“快车道” 当庭兑付保权益_世界报道

来源:中华网河南 发布时间:2023-09-12 11:34:53

近日,息县人民法院东岳法庭成功调解了两起“钱小事不小”的民事案件,并实现了债务当庭履行,极大地减少了当事人诉累,促成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矛盾当场化解。

息县法院:踏上调解“快车道” 当庭兑付保权益

工地摔伤 调解为机解难题

在工地干活的李某,工作期间不慎摔伤致十级伤残,因老板刘某拒付赔偿款,李某便将刘某诉至息县法院。案件受理后,庭长张恒了解到原告李某家庭生活十分困难,如何将赔偿款尽快落实到李某手中是真正解决本案的难点,调解无疑是最优解。张恒当即决定,无论如何也得花大力气把案件调解下来。

随后,张恒立即联系原被告双方,但在与被告刘某联系后,调解工作迎来当头一棒,刘某明确表示拒绝调解,并希望法院作出公正判决。为促成调解,张恒多次联系被告刘某,了解其需求。在后续的沟通中,刘某透露,因为不了解伤残赔偿金等的具体赔付条件和标准,导致其认为原告李某索要的赔偿款是“狮子大开口”,因此坚决拒绝调解。

在明白了调解失败的症结后,承办法官立刻安排法官助理当场对本案的赔偿费用进行了粗略估算,并在此基础上从法与情多方面劝说双方当事人各退一步。历经数十天的沟通后,刘某最终与李某达成调解,并当庭兑付全部款项。

小小货款钱小气大 当庭兑付握手言和

张某常年经营钢筋水泥销售,可万万没想到,水泥卖出去了,钱却没收回来。眼看着一点儿水泥款被一拖再拖,越想越气的张某一纸诉状将王某诉至法院。因前期调解不成,案件依法开庭审理。

案件审理中,双方就3411元的水泥款争论不休,庭审从早上持续到中午,最终在双方当事人的不断质证中张恒窥见一丝调解的曙光。待双方都倾诉完,终于愿意心平气和地坐下调解后,张恒立刻抓住时机,向两人阐述交易当中其各自存在的问题及应当履行的责任。最终,张某与王某各退一步,案件当庭达成调解,被告王某当庭支付剩余货款。

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立审执一体化”,将调解工作做到人民群众心坎上……每一句话的真正落实都需要承办法官用时间、精力以及“如我在诉”的态度,扎扎实实地推进。这两起案件的成功调解,源于承办法官始终秉持“调解为先,案结事了”的理念,切实从当事人角度出发,抓住任何调解的可能,通过调解“快车道”降低诉讼成本,减轻当事人的诉累,真正实现案结事了。(郝昱玮 栗瑞)

关键词:
责任编辑:FG003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所有文章、评论、信息、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Copyright 2013-2020  高陵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16840号-34
 

营业执照
 

联系邮箱:920 891 263@qq.com     glxc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