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 消费 创业 汽车 商业 房产 互联网 纵横 聚焦 快讯 热点 手机版
时时 >

全球实时:江苏小伙益阳“数字”耕地展拳脚

来源:华声在线 发布时间:2023-05-05 11:08:46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杨玉菡

通讯员 李微 郭轩

5月4日,春雨初霁,益阳市赫山区笔架山乡中塘村,5台播秧机往来穿梭,为田野披上绒绒绿意。

“90后”新农人刘晓宇站在田埂上,指挥春耕春插。前几天,他还操控无人机,施肥、打药、种子直播一条龙作业。

“我之前是做工程的,看到国家非常重视‘三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就果断换了‘赛道’。年轻人嘛,得追赶朝阳的方向。”奔走田间地头,刘晓宇的皮肤越发黝黑发亮。

刘晓宇是江苏盐城人。去年以来,赫山区实施农村土地数字化改革,他在网上竞拍到中塘村2000多亩“数字”耕地经营权,每亩均价是家乡耕地经营权拍卖价的4折。

什么是“数字”耕地?刘晓宇介绍,就是将农户家庭承包的土地进行数字化登记,把土地经营权入股到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再通过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挂网招标,租赁给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村民变股东。

“来赫山后,还有一个意外之喜,中塘村整村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刘晓宇指着记者身后整齐的田块,回忆起他去年底来村里考察的情景,“那时,到处是细碎分散、大小不均的‘巴掌田’‘补丁田’。现在,地平整、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旱能浇、涝能排,农田变良田,机械化耕种效率翻番。”

采访中,记者发现,去年还是种田界“小白”的刘晓宇,已精通各种农业术语,开展了许多种田新尝试:选种选的是可抵挡寒露风的杂交籼稻品种“利优鱼翅”,品质优、产量大,还没开始种植就被订购一空;早稻育秧环节,采用由精量播种和干籽泥浆反铺两项技术组合而成的DMC育秧技术,相比传统育秧,成苗率提高20%以上,且秧苗更壮。

“我们还会有更多更新的尝试,实现从一产向二产、三产延伸,在乡村舞台上大展拳脚。”刘晓宇说。

关键词:
责任编辑:FG003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所有文章、评论、信息、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Copyright 2013-2020  高陵经济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005723号-14
 

营业执照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qq.com     glxc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