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 消费 创业 汽车 商业 房产 互联网 纵横 聚焦 快讯 热点 手机版
资讯 >

当前速讯:胃癌善伪装 没有“老胃病”也需警惕

来源:环球网 发布时间:2023-05-05 17:05:07

十胃九病,胃部有个炎症溃疡不是什么稀奇的事。但是有一部分人,连反酸恶心都没有过,却被确诊为胃癌,这就有些奇怪了。在江苏省肿瘤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的病房,就有不少这样的病例。肿瘤内科副主任沈波教授认为,胃癌是比较善于伪装的一类癌症,50岁以上人群一定要坚持定期体检,千万不能等到有症状再检查,高危人群要提前10年,若检查无异常,间隔3~5年再检查。 


(相关资料图)

徐女士:出现一次恶心呕吐,体检发现胃癌

2018年,42岁的徐女士因为出现一次恶心呕吐去检查,没想到查出了胃癌。做了全胃切除术后,5年期间出现过一次复发,及时治疗控制住了,目前总体情况不错。当初确诊时她很想不通,她自己平时饮食挺注意的,也没有太大压力,胃也没有出现过问题,感觉很想不通。不过她的母亲也是胃癌患者,沈波主任说,胃癌有遗传相关性,部分胃癌是家族遗传性的。直系血亲中有人患胃癌或其他消化道肿瘤,属于胃癌的高危人群,应该在40岁就开始做胃镜检查,以排除肿瘤或早期发现肿瘤。

吴先生:只因医生朋友聊天时多说了一句话,救了一条命

62岁的吴先生平常身体挺好的,一次和一个医生朋友聊天,医生告诉他,50岁以上就应该做胃肠镜检查以排除消化道肿瘤。他想想自己年过60还从来没有做过,就去医院做了一下胃肠镜,没想到真的发现了胃癌,还是中晚期,需要接受综合治疗。吴先生平常喜欢重油的饮食,爱喝酒。他感到有些庆幸,幸亏医生朋友多说了一句话,再拖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沈波主任说,60岁以上是中国胃癌的高发年龄,男女性别比例为2.29:1;长期饮酒和高脂肪饮食都是WHO确定的致癌因素;吴先生正处于这几个危险因素之中。中国人胃癌筛查意识不强,胃癌患者确诊时的病期普遍较晚,早期不到20%,进展期70%左右,晚期占10%,严重影响了胃癌的治疗效果。

王女士:胸部CT往下多扫了一些,发现胃癌

五年前,王女士的单位组织职工体检,其中有胸部CT体检,主要筛查肺结节。做CT时医生往下多扫了一点,没有发现肺结节,却发现了胃部肿瘤,确诊为晚期胃癌。后来她回忆起之前曾经查出HP(幽门螺杆菌感染),因为自己没有症状当时没重视。沈波主任说,胃癌患者中有一半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比普通人群胃癌发生率增加2~3倍,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胃癌的Ⅰ类致癌原。沈波主任建议,市民朋友聚餐时尽量使用公筷。如果发现感染幽门螺杆菌,一定要进一步检查及时治疗。此外,如果家中有人发现幽门螺杆菌,家人都要进行检查排除感染。

小张同学:喜欢撸串烧烤,20岁确诊为胃癌

小张同学20岁,就被确诊为胃癌。小张是沈波主任从医30年接诊的最年轻的胃癌病人,印象深刻。据了解,小张有很多不良的生活习惯,长期熬夜,压力过大,经常和朋友撸串烧烤……烧烤大多是高脂肪的食物,高温高油会产生杂环类的致癌物;群聚时大多会喝酒,还会被动抽烟,这些都加重了致癌的风险。沈波说,以前胃癌患者大多集中在60岁以上,现在30-40岁的越来越多,小张的病史为年轻人敲响了警钟,癌症对年轻人没有“豁免权”。他建议年轻人一定要规律生活,科学作息,经常运动,多食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新鲜蔬菜、水果和优质蛋白食物,保持良好的身心状况。

专家建议,千万不要等有症状了再检查

胃癌善于伪装,早期无症状易被漏诊,而临床上还有一些病人,出现了症状没有重视,被当作炎症和溃疡误诊而失去了最佳的治疗机会。沈波提醒,有持续性上腹部不适或疼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呕血或黑便;腹泻、便秘;消瘦、乏力、发热等,都要警惕胃癌的可能。(胥林花)

关键词:
责任编辑:FG003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所有文章、评论、信息、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Copyright 2013-2020  高陵经济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005723号-14
 

营业执照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qq.com     glxcb.cn    All Rights Reserved